——1993届校友分会成立座谈会记录
时间:2018年3月7日15:00
地点:三中三楼小会议室
参加人员:
1993届:罗桂荣、余旸、聂明、杨培宇、童军鹏、曾娟
三中:张才清(副校长、负责校友会工作)
董柏华(校友会筹备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
陈玮玮(校友会筹备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
张才清:欢迎大家来学校参加成立分会座谈会。在2月13日 汉阳区资智回汉三中专场暨校友联谊活动中,1993届的同学对这个活动支持力度很大,你们那统一的象征喜庆的红围巾为校友会增色不少。213那天到会校友原先预计400人,实际到会1400多人,使得活动圆满成功举行,这都是与你们和其他校友们的积极配合参与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学校向支持三中工作的校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月13日大会工作完成后,我们校友会的工作不是个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筹备成立的校友会,它将是学校的一个常设机构,三中迁入新校区后还要挂牌正常工作,现在我们登记梳理所有毕业同学和历届老师信息,将来还要召开一定规模的校友会成立大会,让她成为校友回校的一个家。
咱们学校百年校庆后对校友会工作有些不足,去年暑假才慢慢启动,到底怎么搞?机构设立、运作的法律依据、程序及工作怎么开展?怎样搭建一个好的平台更好地为校友服务?比如,将校友信息建档分类检索,举办各类沙龙、讲座、家长开放日、校友回校参加某些活动等等。再如3月23日我们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1977届校友就提供一个《我们的中国梦》舞蹈,展现校友们对母校的一种情结和良好的政治素质,对在校学生也是一种激励。总之,各届校友分会是个基础工作,待这个基础工作成熟后再成立校友总会。
三中新校区基础建设工作已经完了,汉阳区投入也很大,但校园文化建设怎么搞,我们有个大致设计方案,还没正式确定下来,有的学校校友在新校区搞了些活动,如道路命名、树木认养、捐铸雕塑、楼房冠名等等,我们也要征求一下校友们的意见,毕竟母校也是校友之家。所以,校友会工作、基金会工作、新校区文化建设工作从资质、法律上如何操作,还需大家支招。
罗桂荣:校友中法律、媒体、企业、教育等人士很多,我们会尽其所能帮助母校。
余旸:自罗桂荣老师传达了三中要求我们成立校友分会的建议后,我们年级微信群里的同学很热情,所以我们今天来向学校汇报有关筹备工作情况,1993届校友分会架子已经搭起来了,会长、分会长确定后再报告学校。我们都有三中情结,如果能为母校服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觉很光荣。张校长的讲话,是对我们校友提出的要求,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我们离开学校毕业20周年之际,曾经回来召开过聚会纪念活动,有了一个成立1993届校友会基础,大家也热心这件事儿。但也要让各届校友都知道成立校友会的宗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哪些事儿?她的发展,需要校友们做什么?我认为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校友会广泛联系校友资源,比如校友中的教育、法律、媒体、企业、网络、公务员等,为学校的发展起到一个辅助作用;二是集中这些校友资源为学校做哪些事儿,他们提出了哪些可行性的合理化建议;三是母校是个平台,可通过一些沙龙、座谈会、报告会、联谊会等活动形式,横向、纵向地实现学校与校友双向之间的沟通交流,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让这个平台起到一个孵化、催化作用。当然校友们提出的各种合理化建议和实施可行性建议一定要有落地措施。至于校友会的合法性审批问题,为了配合政府招商引资引智工作,通过各校校友会工作将优秀校友召回家乡,引进有益改革开放的资本回家做贡献,教育部门可能会再度放开,政府会支持具有资质又合法的学校成立校友会的。所以,三中这样校友资源雄厚的学校成立校友会应当说只是早晚问题,但在这之前,我们要做好一些基础铺垫工作。校友会是个民间社团组织,要设会长、副会长,设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再者,学校也要建立一个校友会常设机构,配工作专班人员,不能是个空架子,这个机构要有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机构搭建起来了,待审批手续完善合法后,在分会基本成立完毕后,条件成熟时成立校友总会。
校友会具体的工作细节目前尚不能敲定,但每个时段要有工作计划,并有检查,机构建立后才能落实细节。如校园文化建设,老校友之间的互动,母校和校友之间的活动等,每个板块做哪些事儿,每个分会的提议要汇总归纳,要推进有序。我个人有些想法:我家中不少是三中毕业或在三中当老师,所以有着深厚的三中情结,对老三中的保留问题及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很关注。政府和学校要续写三中篇章,留住三中文化,留住三中这个根,这不仅仅是个记忆之地,而是要将它变为一个三中文化传承的载体。建校史展览馆或博物馆,照片、实物都要设计好,有些视频可以用声光播放或用现代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让参观者可以感觉到三中历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还有物品陈列室,综合性展览室等。新校区要借校友会筹备之机,召开一些会议,校友们会有很多有益建议。总之,这是对校友、对在校学生进行三中传统教育的一个载体。校友会资质问题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板块怎么落地?还是要先重后轻,制订相应计划,不能操之过急。我作为一个律师,可以为老师、学生做一些法律咨询或培训工作,我们年级还有很多大学教授及其它行业的专家,这都是人才资源,为母校助力,是我们作为三中校友的义务,当务之急是先搭建校友总会架子。
童军鹏:同意余旸的看法。我们93届只是三中大家庭中的一个分子,三中要求我们各届校友成立分会,是对我们的尊重和希望。其实每一届都有好点子,学校要汇总各分会的建议,先搭建一个框架,再明确校友提供哪些帮助,使可行的措施能落地实现。成立校友分会是个基础性工作,要谋划好,法规上允许我们如何做,要搞清楚。
聂明:关于校友基金会问题,不少人认识较片面,认为它就是一个捐资行为。其实它不是个慈善机构,而是个赢利机构,是拿出基金中的赢利部分对科技、文化、教育等项目进行投资的组织。我们中学不像高校,能培养出高、精、尖人才,成立个基金会相对容易多了。基金会运营要公司化,这就不需要学校背负法律责任。大学可以拿出赢利中的20%—30%解决问题,一是部分解决学校财力不足问题;二是协助大学资助学生创业问题,起到一个孵化器作用;三是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就业问题。通过基金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给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基金会是个自发的赢利机构,与学校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校友可以入股。(余旸:资金的三权分离,即使用权、所有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同样可以解决三中对资金的部分需求)。
基金会成立的难度可能较大,它是个特种行业,但成立投资公司可能性就大些,且有回报率。投资公司成立,校友会可作为主要股东之一,更有监管运作责任。(罗桂荣:我们这一届正是年富力强时期,校友资源很丰富,还有一些届别的校友同样如此,学校要整合挖掘好。文化先行,经济跟上,从三中建校历史长河中提炼主题元素)主题元素不可过多,二、三个就可以了,如有的学校建造了一个捐赠墙,这对捐赠的校友是个肯定,对其他校友及在校学生也是一种“不忘初心”的感恩教育。
张才清:学校是准备在适当时机成立校友总会,专设办公地点,挂牌开始正常工作。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借鉴其他学校经验,更要有三中地域特色,体现三中办学历史最久的文化传承。比如现在校门的设计方案,我们就融入了从1705年“晴川书院”——樊树芬校长的“省汉阳高中”的校训“诚敬勤朴”——1953年更名为“Beplay为滚球而生 ”——现在的省级示范Logo校标等历史元素和沿袭发展轨迹。
会议开了近两个小时,大家对校友会的成立和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建议很中肯,表达了你们对母校再续辉煌的特殊关切,我们非常感谢!相关建议我们一定结合学校实际,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落实好,请校友们放心!
2018年3月14日
(整理:董柏华 校审:张才清 照片制版:陈玮玮)